【全球】焦點事件:聯準會前瞻、中美談判
重點整理
本週最重要的兩大事件,聯準會會議動作,以及中美談判和川習會的走向:
- 本週四(10/30)聯準會即將公佈 10 月利率決策,再度降息 1 碼幾乎已成定局,其中,是否釋出暫停縮表的言論成為關注焦點。
 - 美國和中國近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第 5 輪貿易談判有更多新進展,包括: 
- 關稅和稀土管制:中國不會對全球進行稀土出口管制,而美國也不會對中國加徵 100% 關稅。
 - Tiktok 股權移轉:中美已在 TikTok 股權移轉上達成共識,兩位領導人將在 10/30 韓國舉辦的 APEC 高峰會期間正式拍板定案。
 - 中國同意恢復對美國大豆採購:美國財長貝森特 10/26 表示,預計中國將在未來數年恢復大規模採購美國大豆。
 
 
MM 研究員
過去市場聚焦的兩大關鍵,包括美國金融系統的流動性緊張、地緣政治變數,在本週都進入新的階段,例如: 聯準會利率政策:
除了幾乎確定的降息 1 碼外,市場更加關注縮表的可能轉向,因為近期美國存款機構地準備金出現大幅下降,跌破 3 兆美元水準,就在緘默期前,Powell 於全國商業經濟學會年會上暗示縮表即將停止,表示「當準備金回到僅略高於充足準備金水準時,就會停止縮表」。究竟所謂「充足準備金」的臨界點在哪?我們在 10/27(一) 發布的文章 整理了五張關鍵圖表,帶你了解當前流動性狀況,並且將在 10/30 當天發布 FOMC 快報。 中美談判和川習會走向
在即將召開川習會之前,中美雙方已釋出談判的正面訊號,包括美國不對中國加徵關稅、中國不對全球進行稀土管制、 TikTok 股權移轉達成共識、中國恢復美國大豆採購等,均有利於降低市場不確定性,我們也將持續為用戶追蹤相關資訊。
另外值得留意的是,雖中國恢復對美大豆採購,但全球農產品格局已發生變化:
美國黃豆的零進口困境:由於進入中國的美國黃豆面臨超過 20% 關稅,再加上中國的增值稅和最惠國關稅,因此價格不具競爭力。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今年 9 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黃豆數量為零。美國農業部(USDA)的數據也證實,在最近一個銷售年度(去年 9 月至今年 8 月),中國僅採購約 2,248 萬噸美國黃豆,創下 2020 年新冠疫情、 2018-19 中美貿易戰後的歷史新低。
巴西趁勢崛起:中美關稅僵局的最大受益者是巴西。憑藉近年連續創紀錄的產量,USDA 預估巴西今年的黃豆出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 1.12 億噸,其中高達七到八成銷往中國,穩固了其作為中國主要供應國的地位。
全球農產品供應格局轉變:從歷史上看,美國一直是中國的主要黃豆供應國之一,但此趨勢在過去十年中發生了變化。從 2011 年到 2017 年(貿易戰爆發前的七年),美國對中國出口平均占美國黃豆出口總額的 60% 。但在 2018 年到 2024 年,該比例下降到平均 47% 。同一時期,巴西的平均份額從 73% 小幅上升到 74% 。
推薦閱讀
- 【行情快報】聯準會即將暫停縮表!五張圖看懂流動性!
 - 【行情快報】三大趨勢由平行轉交錯,聚焦六大投資領域!